一、在堅持和積累中學習
赤:周老師您好!我們是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這次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您老學習藏語的經(jīng)過以及后來您從事藏語教學工作的一些經(jīng)歷。您能跟我們分享一下您當初是怎樣開始學習藏語的嗎?
周:我們那一屆是1951年來的民族學院,當時我們是保送過來的。那時民族大學叫民族學院。民族學院是1951年5月份正式成立的,我們來的時候民族學院還沒有正式成立,因為我們是4月底到的,那時還參加了民族學院成立的開學典禮。記得朱總司令也來參加了開學典禮。這所學校是國務院(那時候叫政務院)辦的,當時國務院通過了一個文件正式成立了民族學院,民族學院是培養(yǎng)民族干部的地方。民族學院建立后教育部就要求各個省送學生來。那時我正好高中畢業(yè),就趕上了這次的招生,不用考試就直接保送過來了。我們到校后政府幫我們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管吃管住。自己什么都不用帶,還給我們發(fā)衣服,發(fā)毛巾等。但是我們那個時候的學習完全是被動的。唯一主動的力量就是剛解放后對共產(chǎn)黨的那種熱情,因為共產(chǎn)黨做的好事我們都見著了,而國民黨做的壞事我們也都見著了,所以對共產(chǎn)黨是打心底里歡迎的。有了這樣一個到北京來學習機會,所以就報了名。
我們當時的情況跟你們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沒有選擇權(quán)。正是因為這樣也省掉了很多事兒。和我們比起來,現(xiàn)在擺在你們面前的就有一個選擇的問題。選擇是很重要的。但是在選擇之前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都想得很周全。也許當時你覺得對這樣的選擇很滿意,但是越是往前走,就不一定會有同樣的感覺??墒菍τ谖覀兡莻€時候的學習來說就沒有這個問題。我覺得選擇是有條件,因為這里面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但是無論如何要有一個大的志愿,大的方向,像我們那個時代就是想著跟著共產(chǎn)黨走,這是我們的大志愿。那時候就是這樣一種心理狀態(tài)??墒乾F(xiàn)在就不同了,現(xiàn)在首先要考慮自己的前途,考慮經(jīng)濟。因為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想法也就不一樣了。可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我還是建議,不要太執(zhí)著于自己的選擇,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出發(fā)。我覺得像我們那樣也挺好的,我們班一共34人,大多數(shù)的同學都走了這條路。
赤:您當初最開始接觸藏語時對藏語的興趣大嗎?
周:我們中學時不分文理科。我自己對理科很感興趣,對造東西這些很感興趣??墒堑矫褡鍖W院以后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這么回事,我就這樣開始學習藏語了。興趣對于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不感興趣的絕對學不好?!钡桥d趣是可以培養(yǎng)的。比方說今天的孩子們,有些家長讓他彈鋼琴、拉小提琴,想讓他們成為歌手,讓他們天天訓練,像這樣培養(yǎng)下去等到他煩了就什么都不想學了。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是很關(guān)鍵的。培養(yǎng)興趣有一個動力,即使你對一件事不感興趣,但是如果你必須完成這件事那么這件事就有意義。這樣你就會下工夫去做這件事。我們搞語言研究的,本來是很枯燥的。但是我一直都在堅持,因為我覺得有意義,直到退休后我也沒有放棄,一直都在寫東西。這也是我的一種興趣。
除了興趣之外,抓住學習機會是很重要的?,F(xiàn)在我看有些同學在上課時,都是覺得哪門課我喜歡,或者說哪門課覺得有用才會聽,其他課就看自己的書。有些東西我們不可能當時就能考慮到它的用處,有機會學習時就應該多接觸一些。接觸的東西越多,選擇的機會也就越多。有機會學習的時候就不該錯過機會,因為你學習一些知識的時候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派上用場。我自己就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年輕時我很愛運動,那時候玩雙杠,我就學會了從杠頭上用兩只手將自己的身體支撐上去。后來去藏區(qū)騎馬遇上沒有騎鞍只有馱鞍的馬,我就用上了。所以千萬不要浪費機會,現(xiàn)在不是有句名言叫“挑戰(zhàn)和機遇并存”嗎?有些時候給了你一個難題,同樣也給了你一個機會。
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經(jīng)歷。你們的人生道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有些事情,要想得周全一點,道路肯定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有一首藏族民歌唱道:“我們往上往上走,雪花往下往下飄!風雪一過去,太陽就出來了?!庇行┦虑榫褪沁@樣,什么事情都如我們愿是不可能的,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堅定一個信念。而這個信念應該大一些,并不是說簡單的我要找個工作。像我們這一輩就有這么個優(yōu)點,我們沒有選擇的權(quán)利,所以就去了最苦的地方。去這些地方時我們不僅僅是去工作,更重要的是去學習。這里有種特殊的師生關(guān)系,藏族人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去藏區(qū),僅僅書本上的東西是不夠的。有些民間的詞匯我們不會,所以就得從百姓的生活中學習。比如說“馬”,哪個是馱馬,哪個是鐙子,這些我們都不會,需要從藏族人那里學習。所以我說,藏族是我的衣食父母,除了吃穿之外,藏族人還給了我一個掙錢的本事。簡單的說,如果一個人的志向確定了,就不會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定了一個大的目標就要堅持走下去。
次:老師您覺得在學習上藏語和漢語有什么大的差別嗎?
周:文化上的差別是很大的,藏族有藏族的文化,漢族有漢族的文化。就拿學習語言來說,學習漢語,有漢語語法,學藏語,同樣有藏文文法??墒遣匚奈姆ㄊ潜容^古老和傳統(tǒng)的學問。我們現(xiàn)在說話就不能按照那個時候的語法句子來說?,F(xiàn)在拉薩話的??????????在傳統(tǒng)的藏文書和語法里是找不到的??墒窃诶习傩漳抢铮褪沁@樣說的。這個跟漢語一樣。比如說“你去哪兒啊?”在古文里就是“君何往?”這里頭就牽涉到一個文化古今的問題。當然我們是不能全部否定傳統(tǒng)文化的。比如說文法,藏文文法講究?????????即三十頌和音勢論。藏文文法體系實際上是從印度的梵文文法轉(zhuǎn)過來的。而漢語語法呢,也有從外國人那兒借的體系,比如說動詞、名詞、形容詞這些都是引進來的。在藏文文法里就沒有這樣的分法。藏文文法里面只有“名”。形容詞就解釋為起修飾作用的“名”,名詞就是事物的“名”,動詞就是動作的“名”。過去這個名在漢語里,就是一個詞的意思。所以這些東西,就牽涉到你對藏文文法實質(zhì)的了解。現(xiàn)在你們學習英文了,也學了漢文了,每種語言都有它的文法體系。但是這些語法中也有相同之處,我們能夠找到一定的規(guī)律?,F(xiàn)在你們這一代人就需要把這些東西聯(lián)系起來,要讓知識接軌,就是漢文、藏文、英文,甚至是日文,俄文,要把這些東西都結(jié)合起來學習。而這個對于我們這一輩就是比較困難的。當時我們英語學的很差。但是現(xiàn)在要研究藏文或藏學,不懂英文就是不行,因為好多東西別人早就研究過,是用英文發(fā)表的,如果你不懂英文,就會給你的研究造成很多的不便。所以,我覺得,學習貴在堅持。不要浪費了青春,不要浪費了機會。有機會學到什么,你就抓緊機會。
赤:老師除了您在前面提到的選擇、興趣和堅持以外,您覺得在學習和工作中還有什么是很重要的?
周:學習還有一個方面很重要,就是要學會積累。有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打過一個比方,他說:“搞語言學,就是搞雜學;翻譯,就是一門雜學?!睘槭裁唇须s學呢,就是說翻譯的時候什么問題都可能遇到,所以什么你都得懂。而這就要靠平時的積累,他說積累的過程就和農(nóng)村“抬糞”一樣。我們也要有這種“抬糞”的精神。農(nóng)民出門的時候,不管干什么,到哪兒去,身上總是背個糞筐,他們有一個小耙子,有一個筐子,就扛在肩上走,哪里有肥料都會收集起來。呂叔湘先生說我們研究語言學的,就要像這種人。就是說要把這個糞筐帶上,見到哪兒有一點肥料就收起來。我們平時看東西也好,聽東西也好,就要學會積累材料,把這些材料大概記下來,知道從哪里查到這些信息,就這樣慢慢地積累下來。就像我現(xiàn)在寫的一本書,就是以前積累下來的。以前我出了一本敦煌古藏文研究的書,研究了20多年,然后出了那本書?,F(xiàn)在也在繼續(xù)做這個,以前積累下的好多知識現(xiàn)在很有用。
退休后我還在繼續(xù)研究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一個感恩思想。以前我來的時候是一個窮學生,提一個破箱子?,F(xiàn)在,你看我們住的,吃的,穿的,什么都有,這全是政府和黨給的。所以得把我腦子里的這些東西盡可能的留下來。盡自己的全力去做些事情。雖然我的很多東西都過時了。比如說教藏文拼音、教漢族學藏文,這些課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但是我的這些書在社會上,有很多地方還有用。比如說我的那本藏文拼音教材,發(fā)行量是最大的,再版了很多次。就是因為它有用。不管是干什么的,如果想學點藏文,都可以拿這本書做入門的教材。這樣一來我就挺高興的,覺得我自己沒白干。而且像這些東西,它的用處就不是原來那些用處了,有了發(fā)展?,F(xiàn)在學藏文的人很多他們都可以從這本教材中找到學習藏語的方法。
二、藏語學習和翻譯答疑
赤:老師,我們在網(wǎng)上經(jīng)常聽到一些您教授藏語閱讀的課程,您的藏語說得很標準,很地道。我們應該怎樣學習才能讓藏語進步的更快一些呢?
周:對于藏語的學習最重要就是實踐。民族大學過去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要實習。我們畢業(yè)的時候要花一年的時間去實習。我們當時是應該到西藏去實習的,但是因為當時西藏的條件不行,我們就改到在西康實習。我們就在???????????就是現(xiàn)在的康定??刀ㄕf的不是拉薩方言,而是康方言。那時我們上了貢嘎山。貢嘎山是漢文名字,在藏語里叫????????,在當?shù)胤窖岳镉纸凶?????????????? ?????????就是三界的意思,?????就是有名的意思。
那時我們要從康定騎馬,到寺廟去。要走的路程很遠,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騎馬。男生膽子大一點的就騎了,有的女生就要老師抱著騎,女孩子那個時候也小。有的老師帶著她們騎一段然后就讓她自己騎。我們是有老師帶隊的,帶隊的老師叫四郎尼瑪,漢名叫楊炎侯。他是康巴馬幫出身的,后來參加了革命,跟著部隊搞運輸。當時就是他帶我們?nèi)嵙暤摹D莻€時候的事兒我一輩子都忘不了。他老人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去世了。記得當時我們要騎馬過河,沒有橋。我們都不太懂怎樣騎著馬過河。過河的時候,四郎尼瑪和格桑居冕老師,他們就站在冰冷的河水中幫我們扶著馬,那里的河水都是冰雪融化后的雪水,是很冰的。他們就幫我們扶著馬,下面抓著鞍子,這樣把我們一個一個地送過去。所以說,我們對藏族的感情是沒法拋棄的。而且這些老師的個人行為,對我們的啟示也是一輩子的?,F(xiàn)在不是有一個口號叫“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我覺得現(xiàn)在有很多東西都是我們的寶貝。這些口號我們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落實到自己身上去是很不容易的?,F(xiàn)在幫助別人也有很多困難,比如有的是裝的、有的是假的,甚至有一些人你幫助了他,他反過來說是你把他撞傷的。所以社會上的這些情況,搞得人們也不敢再輕易幫助別人了。但是總的來說世上還是好人多。這一點不管是什么時候,我們也不能動搖。
學習語言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不斷實踐,發(fā)出聲來。我退休后到民族學院的校園里去散步的時候,很少看到有人念書,也很少聽到讀書的聲音。在我們那個時候早讀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語言是一定要念出聲音來。我這一輩子學的是啞巴英語。我們不會說,只學了課本上那點句子,如果你不會口語的話,不掌握發(fā)音的話,真正學文字的時候也是有困難的。因為好多書面的語言和口語是有關(guān)系的。漢語也是這種情況,記得我第一次到西安去的時候,我們問路。北京話是說“一直走”,“往前走”。在西安說的是“端走”。所以說,古漢語跟現(xiàn)代漢語或者說“文言”和“白話”,是相對而言的。有些東西現(xiàn)在說的很土,實際上這些說法古時候就有。比如說“博士”這個詞。它其實不是個新詞,在漢文里早就有,但是古今的意思不一樣。你們看舊小說里,有叫“茶博士”的,茶博士是端茶水的人。對學習藏語來說,你就不能只懂口語而不懂藏文文字,也不能只懂藏文文字而不懂口語??谡Z就得實踐,這就要靠說。要到百姓的生活里去交流。因為藏語里有很多差別,換一個地方,發(fā)音就不一樣。比如說人名,我們看一些材料,有些材料寫的是次仁,有的寫的是才讓,如果你學過藏文,懂方言就知道這其實是指一個人。這些語音對應都是有規(guī)律的。比如人名,次仁(??????)。這個詞的元音是??????,后加字是???在安多方言里就是把所有的??????這個元音丟掉,然后發(fā)一個????音,就念成“才讓”。所以說語言是一個繁雜的體系,這些是一輩子都學不完的。就像我剛才說的“拾糞”積累法,見到這樣的知識點,學會一個是一個,見到一個記一個。慢慢積累下來就會有進步的。實踐口語,就是要對民間的話感興趣。比如說學習藏文的文法,動詞有時態(tài)變化,有現(xiàn)在、過去和未來時的不同表達方式。吃飯就叫???????買東西就叫???。我們到甘南實習的時候,當?shù)氐男∝溗麜f一些藏語,但他不知道這個時態(tài)變化,因為???這個動詞是有現(xiàn)在時、未來時和命令式的變化。他喊出來所有的都是???。像這些東西,你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體會到。你掌握了它的規(guī)律,就可以把它套用這種規(guī)律。比如說人的名字,康巴方言里的“德西”????????? (de-xid),在拉薩方言里是 de—skyid這個是有規(guī)律的,在康方言里??? (Sky)都念“xa”。你要不斷的體會這些規(guī)律然后慢慢地養(yǎng)成習慣。接觸到了這些東西,動腦思考一下,又是一次收獲。這是就實踐。所以現(xiàn)在就是對你們來說,要全盤掌握藏語就是要實踐。文字實踐就是靠閱讀,這個閱讀也是有很多東西可以參考的。我編過一版油印的小本子叫《藏族文學欣賞》,里面就收集了各種有代表的藏文文體,通過這個本子就可以知道各種各樣的體裁。學習完拼音,藏文就有兩條道路可以走,一是學口語,二是學文言。學文言就要學這個閱讀入門。學口語的話,要學習藏語語法。但是共同的第一步是學拼音教材,然后再根據(jù)各自的要求進一步學習。我們不僅能夠從《閱讀入門》這本教材中學習到一些基本句型,這本書讀起來也非常有趣。因為在這本教材里收錄了很多小故事,每一個故事結(jié)束后還有“請聽下回分解”這樣的設(shè)置,能夠讓讀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本書里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藏文叫做???????????。故事里描述到有一個人,他比較倒霉,出去的時候盡捅婁子。有一次走在一個地方,前面有一家人的馬跑出來了,馬的主人就說幫忙擋住。他就撿一塊石頭向馬砸了過去,把這個馬的腿給砸傷了。結(jié)果這個馬主人就抓著他,要和他打官司,說他打傷了馬。像這樣一系列的小故事,看起來既不費勁,在看故事的同時也能把文字中暗藏的一些文法知識記住。再比如說,米拉日巴傳里有一句話。在米拉日巴的父親死的時候,他把他的遺囑交給姑姑和姑父時說了一句話:我死了以后會從墳墓的那個孔里頭看著你們的。過去的墳墓不是全封閉的,會留有一個洞。這句話中的“看”字,從漢語的角度理解這一動詞就沒有現(xiàn)在、未來和過去的時態(tài)變化,但在藏語里就有這樣的時態(tài)變化。米拉日巴父親的這句話中就用了未來時,意思是我將要看,藏語里用未來時就是????,原句是“?????????????????”。但是在口語里通常就會說“????????????”就沒有動詞時態(tài)的變化。把這一句記下來的話,你就知道一個動詞,什么也不加,也可以單用。比如“看”這個詞“???”靠前面一個前加字“?”就可以表示未來時。學習文字時就得靠閱讀,閱讀的時候,帶著問題去閱讀。再看看藏語方言的差別,我們就能更好的體會從生活和實踐中學習的重要性了。我們都知道藏語的三大方言的主要區(qū)別是發(fā)音的差異,但是詞的差別也很大,弄不清有些詞的意思就會鬧笑話。有些時候你要這個東西,別人卻給你拿了其他的,所以這里面就牽扯到名詞的運用了。雖然說名詞的差異很大,但是也不怎么麻煩,畢竟我們有實物可以參照。但是動詞的區(qū)別就沒辦法了,比如說“喝牛奶”、“抽煙”。在康方言里抽煙是“???????????”動詞是“??????”意思是“喝煙”,但是在衛(wèi)藏方言里是“??????????”,安多話也是????即抽煙的意思。在一句話里不懂動詞的意思的話就很難理解全句的意思了,但是名詞不理解還有實物可以看。在拉薩的醫(yī)院的墻上貼著這樣的標語“??????????????????????????????”意思是不要喝涼水。但是在康方言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沒涼水喝”,所以康巴人看見這個標語就笑拉薩人說他們連涼水都沒得喝。在語法上它也有這樣的差別。但是從整體來說都有個系統(tǒng)。語音、詞匯、語法各有各的系統(tǒng)。系統(tǒng)里面有共同之處,同樣也有不同的地方。現(xiàn)在經(jīng)常用的一個詞,叫“語尾”比如謂語的語尾“?????????”“???????????????”這是相對于現(xiàn)代藏語來說的,這個詞在傳統(tǒng)藏語里面是沒有的,這就屬于同一語法體系內(nèi)部的差別了。
總的來說學習語言就是要實踐。把理論和實踐接軌,把這兩個匯合起來,這樣才算真正的理解了。
次:老師,我是剛剛接觸藏語的,您覺得像我們這樣的初學者學習藏語應該注意些什么呢?您有什么好的建議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周:學習藏語也是很有講究的,特別是對于藏語初學者來說掌握好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學習的比較容易一些。
按我們的經(jīng)驗來說,語言有三部分就是語音、語法和詞匯。關(guān)于詞匯,我們主要指的是詞匯量。要掌握多少詞,基本詞,比如說要掌握兩三千基本詞。詞匯的積累不僅可以靠自己平時熟記一些,也可以從教材中積累。語法就是靠學句子來掌握。要學習藏語就要以口語為先。這是一個大的方向。還有一個就是要靠語法書等教材來學習。使用語法書配合一些小故事,從句子中理解,就能更好地掌握語法。語音的學習就是要把拼音教材學透。在拼音教材中有些基本的語言學知識,比如說基本的音位:元音音位、輔音音位。要學會這些東西,不僅僅是看懂,必須得掌握才行。比如說:我們講發(fā)音部位。從傳統(tǒng)的分組來講,比如說“?????????是一組,????????是一組”“????????”又是一組。從發(fā)音部位來說?????????是一組,這一組是舌根發(fā)音,“????????”這是舌尖發(fā)音?!????????”是雙唇發(fā)音。按我們的教材的話,第一課就講30個字母,即30個輔音字母。藏文輔音字母的特點就是每一個字母它本身就帶聲韻調(diào):輔音、元音、調(diào)子。比如說:“?”“?”的元音是a,調(diào)子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的輔音不一樣。它的發(fā)音方法不同,但發(fā)音部位相同。發(fā)音方法上一個叫“送氣”,一個叫“不送氣”?!?”“不送氣”,“?”要送氣。就是說有兩個東西很重要,一個是發(fā)音方法,一個是發(fā)音部位。首先你得知道30個字母,不僅要按照順序把30個字母背會,“??????? ???????? ???????? ???????? ???????? ???????? ???????? ????”還要豎著也會背。“?????????? ?????????? ??????????”??????????和??????????,而這兩組的差別是,前一組不送氣,后一組要送氣。??????????和??????????的差別是聲調(diào)的差別。在腦子里得有這30個字母的位置。這樣在后面學習前加字、后加字時就方便一些,比如說后面就要學習下加字。按照藏文的傳統(tǒng),它是先講上加字,上加字和下加字的作用是影響元音。比如說,后加字“?”,“?”的元音是a,加上“?”就變成了ae。元音發(fā)生了變化,但是聲調(diào)不變。這些規(guī)律都在這里。學習藏語就是要把口語放在第一位,然后文字跟上文字的學習。學習口語就是要學習語音、語法和詞匯。語音在前,要把語音搞準,這個語音的學習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你可以不太準,但是你要知道它的區(qū)別是在什么地方。比如剛才我們說的“??”,拉薩話的發(fā)音我們叫舌面中,舌尖要頂?shù)较旅妫斨?,不能上去,不然就不準了。這就得靠練了。拉薩話的“???”這個音是所有的漢族最難發(fā)聲的一個音。這個要練好久才練出來的,有些人讀的是ha-sa,有的讀的是la-sa,有的只能發(fā)na-sa的音。關(guān)于語法的學習就是要背句型。比如說拉薩話“????????????????????????”(我去教室),“?????????????????????”(我去上街)你要會了這個格式,就可以直接套用這個格式。我覺得學藏語的話不讀是不行的。大聲念出來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增加膽量,有這樣的恒心去練。對于藏語學習來說這些都是基本的。
赤:您老前后譯過一些像《雪域,靈魂的世界》和《藏文佛經(jīng)故事選譯》等著作,請問您覺得藏漢翻譯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我們平時翻譯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周:翻譯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界問題。比如說“他說他明天來”。像這樣的句子不打標點符號我們也懂,也比較容易翻譯。但有些句子很長,比如說米拉日巴傳。米拉日巴傳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文體,它是米拉日巴的弟子向米拉日巴請求,邀請米拉日巴談談他自己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談談他的過去。結(jié)構(gòu)是這樣的,問了以后他說了些什么話寫在后面,問的后面都由問這個動詞來管著。然后就是米拉日巴的回答,回答的內(nèi)容就不止一兩句了,可能是幾頁紙。而回答的動詞是放在句子的最末尾。所以說我們翻譯時就不能拿起來就翻譯,這樣可能混淆邏輯,導致越翻越亂。這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還有很多東西你可能不太清楚,是模棱兩可的。這種情況也可能存在。比如說:“他說快來”。依據(jù)漢語,這個就要看說話者的語氣了。他說快過來!他說快過來了。這些都有語氣在里面。像這些都是管界問題。在翻譯任何文章的時候,無論你懂不懂,你都要先把文章通讀一遍,把文章的結(jié)構(gòu)弄清楚。然后在一段一段翻譯的時候,再把一段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弄清楚。即使有些詞的意思你不完全明白,也要把斷句給斷清楚。在斷句的時候,你得會一些詞,這是最基本的。這樣把大的框架定出來以后,一步一步往下縮,這中間的過程是可以反復的進行的,比如說在翻譯一段的時候,你可以一個詞一個詞的翻譯,通過查字典把詞義弄懂,在通讀的時候,你可以把不會的詞先弄清楚。但是詞典里的釋義是有很多種的,在這個地方該用哪一種,這就要根據(jù)語句來選擇。像這樣切分,從大到小,一步一步進行翻譯。然后再把它一塊一塊的串起來。這樣的話就比較可靠。有些詞從頭到尾都不懂的話,你就可以把它空著,這是沒辦法的。但是你要知道這個詞應該是個動詞,只是在字典里查不到,但是還是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但是最糟糕的就是遇到這個字可能是個錯字。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也許在寫的時候錯了,或者是在抄寫的時候錯了,或是到印的時候又錯了,這些錯誤都是無法避免的。
翻譯有音譯和意譯兩種。意譯一般都能對得上,而音譯有些時候是對不上的,有些詞在藏語里有,但是在漢語里面卻沒有,就找不到這個詞。比如說蟲草。藏語里叫“夏草冬蟲”,像這樣的類似的一些詞在漢語里是不存在的。還有一些詞的用法不一樣。翻譯里最忌諱的就是“詞譯”。一個詞一個詞的譯。每次的意思都不一樣,比如說“??”和“???”分開說的話“??”就是火的意思,“???”是箭的意思。連起來“??????”就不能直接翻譯成“火箭”,因為在藏語里這是槍的意思。所以詞要按照整個的意思來譯。比如說飛機,藏語里是“???????”“???”是天的意思,“???”是船,但我們不能翻譯成“天船”。像這樣的翻譯切分是很重要的,有些字要兩個連在一起。這是在藏語和漢語共同的。漢語里“中國人民大學”這5個字,先不管前后,單就字面來理解有中、中國、中國人、中國人民、民大,像這樣的東西翻譯的時候就不能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而是要根據(jù)前后文的語境來看。翻譯有兩個步驟,一個是理解,一個是表達。剛才說的就是理解階段。翻譯里看重理解跟表達的關(guān)系,理解是第一,表達是第二。理解如果是錯誤的話,表達就無所謂正確了。一旦理解錯了,后面寫出來的句子再漂亮也是沒用的。所以這有一個第一和第二的問題。原文是第一,譯文是第二。理解是第一,表達是第二。在表達里,邏輯是第一,文風是第二。翻譯講究“信達雅”,但是對信達雅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大致上“信”就是要重視原文,“達”就是要通順,“雅”就是要文雅。在文風上潤色是可以的,但是不可以改變原意。
還有就是音譯的問題。剛才說有些字詞只能音譯。但有些既可以音譯,也可以意譯。有些可以音意兼譯。比如說漢文“俱樂部”這個詞,是音意兼譯的。有些詞你翻譯的時候不能讓人誤會。比如說拉薩有名的八角街?,F(xiàn)在改了叫八廓街,這個詞我覺得沒有修改的必要,原來這個詞很有意思。八角是四川方言。在拉薩有3個“果”,“???????? ???????? ??????????”是有一個系列的。我就覺得這個挺好的。翻譯的過程中,音譯時有一個口訣,叫“名從主人”。還有一個跟它相對的叫“約定俗成”。關(guān)于約定俗成,比如說羅布林卡,藏語里?????? (nor—bu)是寶貝的意思。藏文里這應該是n,而漢文的羅布是l。嚴格說這個是不準確的。這個已經(jīng)翻譯了很多年了,約定俗成就沒有修改的必要了。這個算是簡單的,像有些人名就是比較復雜的。比如說吞米桑波扎、松贊干布這些人名有很多種寫法。這個我們沒法改,但是搞研究文字的學者,或者是出字典的人應該推廣一個固定的,這樣的話慢慢的就可以規(guī)范了。所以我們在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們就要盡可能的找一個標準。這里又有一個名從主人的問題,一種就是他自己是這樣稱呼的,他怎么稱呼的你就怎么寫;另外一種就是很多書都這么稱呼,就選擇使用最多的那種表達方式。我的一個愿望就是,希望盡量在翻譯時用普通話來翻。這樣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一篇翻譯的前后統(tǒng)一起來。
翻譯的時候還要注意盡量避開“望文生義”,有些突出的、比較特別的字一看就能知道是這個的音譯詞。有些翻譯就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誤會。所以,我們在翻譯時,在不得以的情況下才會選擇音譯。音譯的時候盡量避開誤解,翻譯人名的時候要避開褒貶義。還有一個就是漢族里男女的用字不一樣。如果在翻譯時能夠這樣翻的話也有好處。但有很多字詞是約定俗成的,沒辦法改。比如說白瑪,藏語里是蓮花的意思?,F(xiàn)在有些人在翻譯時就把瑪?shù)耐踝峙匀サ?,寫成白馬。讀者一看白馬就容易誤解意思,像這樣的情況都要盡量避開。但有些約定俗成的我們也要尊重。
三、目前的工作及寄語
赤:我們知道老師您退休后還一直在堅持藏學研究工作,能跟我們說說您目前的研究工作嗎?
周:我現(xiàn)在研究的是敦煌文字。以前出版過一本研究著作叫《敦煌吐蕃漢藏對音字匯》。退休20多年了,我一直在繼續(xù)這項工作,以后打算出一本《敦煌吐蕃漢藏對音研究》。之前出版的《敦煌吐蕃漢藏對音字匯》可以說是這本書的前奏,這本書完全是以材料為主?,F(xiàn)在我就是要運用這些材料,來找出一些規(guī)律。這項工作是非常費力的事情。“敦煌”一詞有兩個概念。一是地名,還有一個是時間概念。這個代表著一個時代,敦煌這個地方曾經(jīng)是吐蕃勢力的統(tǒng)治范圍。“漢藏對音”就是將之前的材料以對音形式整理的。這里面有漢語、藏語、國際音標也是藏語的拉丁轉(zhuǎn)寫,最下面是漢字發(fā)音。比如說藏語的“?????????”漢語叫“見溪群疑”。拿這個“見”來說,我們現(xiàn)在念“jian”,但是在古漢語里是念“gian”。比如我們說“回家”,以前就說“回ga”。這個音在現(xiàn)在的一些方言里還保存著。我的研究主要就是把這些規(guī)律總結(jié)出來,然后得出一個音位系統(tǒng)。在吐蕃時期,敦煌話里的漢語是怎樣發(fā)音的?是用哪些字母拼起來的?藏語又是用哪些字母拼起來的?像這樣整理總結(jié)出一個系統(tǒng)來。在對語言的歷史進行研究時,敦煌語是很重要的。因為從古藏語到現(xiàn)代藏語,中間經(jīng)歷過這么一個階段。而從古漢語到現(xiàn)代漢語也經(jīng)歷過這么一個階段。敦煌語可以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研究語言史要分時間段,劃分階段有一個標準,而敦煌文獻是很寶貴的,也是很可靠的文獻。因為它不是一個人積累起來的材料。從時間上說它記載了一兩百年間的歷史;從記錄者來看,記音人和發(fā)音人都不是同一個人。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的方言,這些被記錄的語言材料是比較復雜的。我現(xiàn)在就運用計算機來進行統(tǒng)計,列一個統(tǒng)計表,看每個字有多少種讀法,因為記錄者比較多的,所以讀法也很多,就要從統(tǒng)計中找出最多的那個讀法。有些有8個,20個,30個,但有些就只有一兩個。我就是通過這樣的排序,然后選擇出現(xiàn)最多的那個。這個工作很繁瑣很機械也很枯燥,所以我說搞語言研究就是這樣。但是,我研究這個是覺得敦煌文獻是很寶貴的,而且有很多資料都留在國外。以前我們很難拿到這些資料,現(xiàn)在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資料,就想利用機會多學習一些。我們認識到了敦煌文獻的寶貴,但是自己能動手學習和研究一些是最好的。我最先研究敦煌文是在三四十年以前,當時我主要是在上課,這也算是業(yè)余的。這些資料就像“拾糞”一樣,是慢慢積累起來的,退休后我就集中精力來研究這些資料,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規(guī)律。但是人生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未來會怎樣誰也說不清。另一個問題就是我的這種研究方法到底行不行得通,我自己在做實驗,往往返工的情況很多,這條路走不通,我再換一個,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研究。我的信念一直堅持在這,所以一直在堅持這些工作。
赤:很感謝老師在藏語言研究方面付出的努力,為我們年輕的學者學習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也希望老師能夠?qū)δ贻p的學者們提出一些建議和期望。
周:總的來說,我就是希望你們堅持。這兩個字就夠了。有了堅持,不忘記當初自己立的志,不動搖自己的立志。有了這樣一種堅定的信念,什么事兒都會成功的。前途總是光明的,世界上好人總是多的,你們要相信這些。包括你們的生活和學習,無論什么方面都是這樣的。
(作者:周季文口述 赤乃翁姆、次仁卓瑪整理 摘自:《中國藏學》2015年第2期)
版權(quán)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quán)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