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學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14:28:32 | 來源: | 作者: | 責任編輯:

image.png

書   名 藏學是什么

作   者 杜永彬主編

I S B N 9787800579943

出版社 中國藏學出版社

字   數(shù) 490千

版   次 2008年4月第1版第1次

開   本 850×1168 1/32

本書收入《關于開展西藏學研究的幾點意見》、《西藏學研究芻議》、《藏學研究的歷史使命》、《藏學建設四題》《實地考察與藏學研究》《談談傳統(tǒng)藏學的學科體系》等39篇文章,希望推動藏學界對藏學學科理論體系的深入探討,從而廓清學術(shù)界的疑惑,達成基本的共識,也希望引起學術(shù)界和民間對藏學這門年輕的國際“顯學”的關注,從而推動 “精英藏學”走向“大眾藏學”。

中國特色的藏學——理論·特點·方法

1991年新年筆談藏學

關于開展西藏學研究的幾點意見

西藏學研究芻議

立足新起點,抓住新機遇,開拓新局面——慶祝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

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

藏學研究的歷史使命

迎接中國藏學研究的新發(fā)展

在藏學研究理論研討班上的講話

中國藏學研究的幾點思考——紀念導師李有義九十誕辰有感

“精英藏學”與“大眾藏學”比翼齊飛(訪談錄)

我們的殷切希望——在西藏自治區(qū)社會科學院成立大會上的講話

為開創(chuàng)我院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西藏自治區(qū)社會科學院籌建工作報告

實地考察與藏學研究

藏學建設四題

基礎資料整理與藏學研究

藏學入門

談談傳統(tǒng)藏學的學科體系

論藏學研究成果的價值評估標準

中國藏學現(xiàn)代化之路

論藏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鄧小平理論與中國藏學的命運

獨特的國際“顯學”——產(chǎn)生·發(fā)展·繁榮

回顧與展望我國的藏學研究

藏史研究發(fā)展的回顧

藏學研究的歷史進程

中國藏學今昔

藏學研究在臺灣

中國藏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近五十年來臺灣的藏族史研究

藏學故鄉(xiāng)在中國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20年的科研發(fā)展與前景

中國藏學四十年的發(fā)展與若干問題思考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十五年

藏學的故鄉(xiāng)在中國——兼論藏學的發(fā)展階段及其特征

中國藏學概述

中國現(xiàn)代藏學的歷程與展望

中國藏學研究的歷史分期問題

臺灣藏學研究情況概述

藏學——一門獨特的國際“顯學”

從報刊論文資料的統(tǒng)計看我國藏學的發(fā)展

附錄 中國學術(shù)界藏學學科研究論文索引(1981—2006)

后記 為什么要編輯出版《藏學是什么》?

杜永彬,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當代研究所研究員,博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學者,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藏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西藏智庫”理事,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青海藏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青海師范大學班禪研究院特邀研究員。發(fā)表藏學論文100余篇,出版藏學專著:《二十世紀西藏奇僧—人文主義先驅(qū)更敦群培大師評傳》、《藏學研究的“三維視野”》、《西藏歷史文化辭典》等,藏學譯著:《西藏現(xiàn)代史—喇嘛王國的覆滅》、《安多的托缽僧(更敦群培)》(法譯漢)、《哈佛大學藏學研究文集》、《香格里拉的囚徒—藏傳佛教與西方》、《艾森豪威爾政府與西藏》等;主編藏學專著《藏學是什么》和譯著(“藏事譯叢”副主編)30余部(含內(nèi)部印制);主持和參與完成研究課題20余項;科研成果10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版權(quán)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quán)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35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