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漢藏語學科,發(fā)軔于西南聯大時期的“邊疆人文研究室”,由原西南聯大教員、著名語言學家邢公畹先生開創(chuàng),迄今有70余年的歷史,是1981年國內首批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也是中國大陸綜合性高校中唯一的民族語學博士點。邢公畹(1914-2004)先生早年就學中研院史語所,師從語言學泰斗李方桂;執(zhí)教西南聯大,奠基南開語言學科。在漢藏語研究,尤其在漢臺語比較研究方面繼承李方桂先生的學術并大力向前推進,被譽為“兩位大師的接力賽”。邢先生曾任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也是譯介喬姆斯基《句法結構》到中國大陸的第一人。
共時描寫與歷史比較相結合,漢語研究與民族語研究結合,南開大學漢藏語學科在學界有著重要影響。繼邢公畹先生之后,劉叔新教授,馬慶株教授,石鋒教授,施向東教授,洪波教授和石林教授,相繼在民族語研究方面有著杰出的學術貢獻。目前,南開大學漢藏語學科學術帶頭人為曾曉渝教授。曾曉渝教授同時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南開大學“杰出教授”崗位、比較語言學中心主任。在漢語音韻學,民族語研究、漢藏語歷史比較研究和語言接觸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擁有包括王力語言學獎,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獎等在內多項重要學術獎項。
南開大學民族語學科,培養(yǎng)了國內多個民族的第一個語言學博士,包括傣族,彝族,藏族,拉祜,景頗,瑤族,黎族等民族的第一個語言學博士都出自南開大學。目前,南開大學民族語學科,擁有比較語言學和漢藏語學兩個研究中心,研究范圍包括漢藏諸語言文字,及臺灣南島等語言的共時描寫、歷史比較、類型分析和語言接觸的研究。擁有包括3位教授、4位博士導師在內的5位專職學者,近期特別涉及水語、水書,彝文,藏語,臺灣南島語以及華夷譯語等,古今民族語言文字方面的研究。2010年起,南開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方向的博士招生外語考試科目,在英俄德日法語之外,正式增加了梵語考試科目;目前已經畢業(yè)四位藏語語言學方向博士;2016年起開始創(chuàng)辦漢藏語暑期工作坊(講習班)和全國藏語語言學研討會。
來源:http://fauxfurslides.com/zgzx/yjjg/detail/1316869
版權所有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保留所有權利。 京ICP備06045333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580號